任定成
(中国太原 太阳成集团)
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急剧缩短,不断重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交通与信息交流的便捷程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心灵的隔阂却愈发加深;人类创造的制度、物质与精神财富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也蕴含着异化的危机。我们亟需更具整体性与批判性的多元视角,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世界,前瞻我们不确定的未来。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生产的高度职业化与专门化虽然推动了学术繁荣,却也埋下隐忧:学科壁垒森严,从“科玄论战”到“两种文化”之争,再到“科学大战”的爆发,人文与科学的对立日趋激烈;学术领域碎片化,不同地域与不同学科的人操着不同行话谈论着同一件事情,却形如来自不同星球的物种;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严重脱节,智慧的流动受阻,学人与公众互不理解。更为甚者,学术本身发生异化,追逐课题经费、绩效指标、影响因子与学术头衔成为知识生产的动因,论文写作从“求真”转向“求生”,学术期刊盲目追逐热点而忽视真问题。这种异化不仅使文化变得肤浅,思想缺了内涵,更使学术价值日显匮贬。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拓展我们的视界,空间的视界、时间的视界、学科和领域的视界。而这样的拓展,需要观念、方法、路径的扩展。我们要观察既往和当下,也要预言未来,面向现实问题,也追求理论深度。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小小的平台,搭建起学人与公众之间跨越学科疆界的思想与文化桥梁。
基于此,我与加拿大华侨时报社周锦兴社长商议,在《华侨时报》开设“新视界”专栏,建构一个开放、多元、迅捷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设定专栏副题为“文化·思想·学术”,意在昭示我们的追求既非呈现技术性操作,亦非脱离现实的玄想思辨,而是致力于从文化、思想和学术层面的反思、质疑和求知。
本专栏特别欢迎两类文章:结合广阔背景以深度分析透视学术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在梳理中展现独到洞见与大胆谨慎预见的综论,以及直面真问题、基于确凿证据、运用严谨方法、提供独到见解的原创研究。无论是学术史考察,还是现实分析,我们都期待作者以清晰晓畅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思考,使论述既能经受同行的专业审视,又可被隔行学者与一般公众所理解,能引起专家和公众的共同思考。
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中文文章每篇篇幅可以有3000字(一版)和6000字(两版)两类,英文文章篇幅与之相当。所有来稿均须注明必要的、原始的引证文献出处,本栏目谢绝“美容”文献和“友情”引用,谢绝过度引用。所有来稿均署作者真实姓名、附服务机构名称,无服务机构的独立研究者的文章同样受本栏目欢迎。本栏目不标注作者的学位、职称、头衔。文章接受与否不受是否有基金项目支持的影响,不过受基金支持的文章可标注基金项目信息。文章的含金量与经费、职业和头衔无直接关系。
为兼顾文章的完整性与版面使用效率,我们以纸质版和网络版两种形式刊发文章。纸质版只发正文,引证文献出处和复杂的专业证据及方法与正文一起在网络版发表。
我们期待,“新视界”能汇聚起更多深入的思考与多元的声音——让文化绵延生辉,让思想助力前行,让学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更多可行之路。
本栏目投稿邮箱:zgrs789@163.com
本文原载:加拿大《华侨时报》2025年6月27日第18版“新视界”专栏
责编:申羽飞
二审:李 可
三审:任定成
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