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院师生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实况直播,共同见证这一承载民族记忆、彰显大国担当的历史时刻。大会的庄严盛况在马院教师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
太阳成集团tyc151cc党委书记王利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干劲十足,隆重盛大的阅兵式让我深切感知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军队雄壮威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望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展现的艰苦卓绝与伟大功绩,深刻阐释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启示,更向世界鲜明传递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立场。作为太阳成集团tyc151cc党委书记,我将带领全院师生认真学习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启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担新使命、贡献新力量。
太阳成集团tyc151cc院长任定成教授:
大会上,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气势如虹,各类装备方队威武列阵,充分展现了我国日益强盛的军威与国威,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先辈用鲜血与汗水铺就的奋斗之路。历史既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指引。全院上下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一方面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集体备课,把大会精神精准转化为教学资源,生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与育人温度;另一方面要聚焦抗日战争史、抗战精神等重大课题深化学术研究,推出一批有思想、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太阳成集团tyc151cc在资政育人、传承真理方面的使命担当。新学期全院教师要以思政课为重要阵地,生动讲述抗战故事、深刻阐释抗战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和平的来之不易,自觉传承爱国传统、锤炼强国本领,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
太阳成集团tyc151cc党委副书记宋璐鹏:
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凭借顽强不屈的意志与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战火硝烟虽已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照亮民族前行的精神火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当先进的国产主战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受阅官兵迈着铿锵步伐接受检阅、战机编队呼啸掠过长空时,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必将转化为青年学子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太阳成集团tyc151cc副院长赵瑞林教授:
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是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沧桑、坚守和平正义的庄严宣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踔厉奋发,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壮阔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
太阳成集团tyc151cc副院长李可副教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彻底清除了近代以来中国屡次遭受外来侵犯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的道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承载着“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育英才”的崇高职责,必须将观看大会时的激动情绪转化为深化教学与研究的不竭动力,持续深化对抗战史和中共党史的教学研究,深刻阐释抗战精神的时代意义,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思想的养分,利用历史这本最优秀的教科书,引导青年一代铭记过去的苦难与辉煌,勇敢承担今天的责任,不辜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邓韬副教授:
看到国家如今强盛的军事实力,我内心充满骄傲与感慨。阅兵式上,新型坦克、先进导弹等武器装备整齐列阵,受阅官兵军容严整、意气风发,生动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而看台上那些起身敬礼、热泪盈眶的抗战老兵,更是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民族的英雄,他们用生命书写的精神史诗,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青年教师马宁: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如今虽远离战火,但守护和平的责任从未减轻。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紧密相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以此次阅兵为契机,把阅兵所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让学生懂得和平的珍贵,激励他们以勤奋学习践行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主任张利萍教授:
9月3日的阅兵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它既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郑重回望,更是在世界范围内重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此次“九三阅兵”通过英语、法语、德语、卢旺达语等85种语言向全球转播,让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侵华等历史真相清晰传递至世界各个角落,有力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深刻弘扬了正确的二战史观。同时,这场阅兵也是一场精彩的大型军事科技盛宴,先进装备的集中亮相标志着我国国防力量已具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力,生动诠释了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国家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深刻关联。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的号召,深刻领会“九三阅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核心意义,以更大热情投身思政课立德树人事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姬会然副教授:
天安门广场上受阅部队铿锵有力的步伐,不仅是国威军威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国对和平的坚定守护。观看“九三阅兵”直播时,我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80年前,中国人民凭借“万国造”的简陋装备,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付出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才赢得抗战胜利;无数英雄先烈用鲜血染红党旗、军旗,捍卫了民族尊严。如今,阅兵式上展示的歼-20隐形战机、东风系列导弹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标志着人民军队已完成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多”的华丽蜕变。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我们更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随时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但和平从不是妥协退让换来的,而是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为后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教育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青年教师李思楠:
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抗战歌曲在天安门广场奏响时,我深受震撼。80年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此次阅兵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现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新风貌、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26位外国元首出席大会,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的广泛认可。作为晋绥边区先烈的后人,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看着受阅官兵的雄壮步伐,想起家乡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我将在未来教学中积极融入抗战精神,引导学生从这场纪念盛典中汲取奋进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李三虎教授:
屏幕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场景,让我心潮澎湃。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国家记忆,对于山西人而言,更是深植于太行山中的红色印记。山西曾是抗日战争中战斗最惨烈、抗争最英勇的地区之一——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主力在正太铁路沿线重创敌军……每一场战斗都浸染着三晋儿女的热血。抗战中孕育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至今仍是山西人性格的鲜明底色。如今,山西这片曾饱经战火的土地,正在和平的阳光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我将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在生活中互助友爱,在挑战面前迎难而上!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段红艳副教授:
观看阅兵仪式让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受阅部队步伐铿锵、装备精良,全面展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场阅兵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成为一次全民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让我们再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未来将把阅兵所传递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强国信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勇担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青年教师任虹宇:
收听收看纪念大会暨阅兵仪式,让我深受震撼、倍感鼓舞。当威武的阅兵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接受检阅,当新型装备方队展示自主创新的科技强军成果,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国防力量对“能打胜仗”要求的生动践行。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那一面面旗帜仿佛让先辈英烈们视死如归、用鲜血铸就抵御外侮钢铁长城的场景重现眼前,也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新学期思政课教学中,我将全面还原14年抗战的历史全貌,用翔实史实引导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本质,以抗战历史中蕴含的真理力量滋养青年、感染青年。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教研室主任王亚莉副教授:
我目前正在美国休斯顿访学,和国内有13个小时的时差。晚上我早早赶回住所,准时通过中央电视台在线直播观看阅兵仪式,看着激动人心的画面,充满了自豪与感慨。参阅部队大多从具有抗战部队血脉的单位抽组,涵盖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主力——看着他们的身影,仿佛能看到当年无数英雄儿女为民族独立与尊严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身处异国他乡,更能体会到祖国强大的意义。”阅兵是对伟大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战旗方队的每一面旗帜,都是抗战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功勋象征,承载着伟大的抗战精神,而这种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教研室张玮教授:
今天与大家同看阅兵仪式,心情久久难平。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最早打响、坚持最久,以巨大牺牲赢得近代首次全民族抗战胜利,这是民族复兴的关键转折与精神原点。阅兵场上,军容严整、装备精良,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等新质力量首次亮相,既缅怀历史,更集中展现新时代综合国力与科技强军成就,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历史启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靠实力捍卫。作为思政课教师,更应弘扬抗战精神、深挖史料、讲好故事,引导学生准确把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家国情怀与 “以武止戈、守护和平” 的时代担当,将精神自觉转化为强国复兴的行动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教研室青年教师焦帅帅: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大会暨阅兵仪式,此次阅兵既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后的首次阅兵,也是跨越80年向抗战先烈致敬的庄严仪式,更是对国家实力与和平誓言的盛大检阅,堪称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45个方(梯)队各具深意:空中护旗梯队象征着国家与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战旗方队的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抗战先烈的热血与荣耀,是抗战历史的生动见证;代表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的方队,则展现了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的优势。最令我震撼的是受阅装备的“中国智造”实力——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且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极高。与抗战时期我军简陋的武器装备相比,如今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这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飞跃,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工业制造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将把从阅兵中感受到的精神力量融入教学与研究,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铭记峥嵘岁月,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副主任丁宏副教授:
“九三阅兵”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大活动,首次系统性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新质战斗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此次阅兵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履行国际责任的担当,以及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立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刘惠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既深感历史启示的厚重,更明晰育人使命的重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独立与人类正义的精神丰碑。未来在思政课堂上,我将生动讲好这段历史,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与精神内涵,让学生在铭记胜利来之不易、和平必须珍视的同时,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郭朔宁:
观看纪念大会暨阅兵仪式后,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强调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片丨樊哲妍
责编丨申羽飞
二审丨宋璐鹏
三审丨王利花
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